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,让本应热闹的春节瞬间降到冰点。实体经济,尤其是以线下消费为主要场景的行业受到了空前的冲击,甚至面临着生死存亡。不过,从近期的社交舆论能判断,疫情之后,被强制“休克”的餐饮、娱乐、服务等各项消费可能迎来一波报复性反弹增长。
那么,如果您正考虑开店,应该关注、了解哪些信息?要做哪些准备,才能更好地抓住疫后重建商机?
首先,坚定信心。2003年“非典”疫情平息后,消费迅速恢复,并在2004年达到新高。也正是在这个节点之后,消费互联网产业彻底爆发,以阿里巴巴、京东、携程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公司迅速成长为行业巨头,以顺丰、新东方为代表的部分传统行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。
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指出,本次疫情结束后,因疫情而受影响的消费领域也可能将获得补偿式发展,“暂时的疫情只会将一些市场机会后延,但并不是天然消失,一旦疫情消失,这些产业机会也将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爆发”。
国家发改委2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也强调,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、暂时性的,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;将分情形制定出台政策,尽量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,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;并指出“网上购物、订餐、娱乐等数字化的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”。
目前,在新浪微博上,已有不少被“不出门、不聚会”憋“疯”的年轻人在畅想,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尽情消费,下馆子、逛街、美容、购物……
这次猝不及防的疫情,极大地考验着企业各方面的反应能力。与个体小店相比,门店在这次疫情中展示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。加盟商可以从总部得到费用减免、人员调配、供应链支持、数字化管理运营、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等各种支持,有效分散风险,减轻损失,部分优质品牌甚至营业额出现逆势上扬。投资人选择加盟品牌时,也可以着重考察这些维度。
中国特许加盟展的许多优质展商都响应迅速、应对得力,充分彰显出了品牌的含金量:首旅如家酒店集团、小肥羊、至尊比萨、珮姐老火锅等主动推出各种减免扶持政策,与加盟商共进退;供应链优势让京东在疫情期间仍能送货上门,仅除夕至初三,就卖出了4000多吨生鲜产品,销量环比节前增长超370%;百胜中国(旗下拥有肯德基、必胜客等)、德克士、快乐柠檬、吾饮良品、西少爷肉夹馍、克丽缇娜集团等积极捐款捐物,体现社会责任感……
大疫之后,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的变化可能带来全新的市场需求,倒逼行业升级,甚至催生新业态爆发。
1、在线教育再次站上风口。疫情下,多地中小学推迟开学,众多线下培训机构为避免聚集而停止营业,“云课堂”变成必选项。目前,广东、江苏、河南等20多个省份已加入“在家上课”计划,超1万所大中小学、500万学生通过直播上课;新东方几十万学生、上万老师从线下转到线上;网易等众多企业也纷纷推出免费公开课,降低体验门槛必然会增加在线教育产品的使用率,带来留存转化的巨大市场机会。
2、对健康的关注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动能,医疗保健、运动健身等细分行业将得到更多关注,在线心理咨询、在线问诊、在线教练等在线大健康服务会变得更普及。疫情期间,乐刻健身的教练们上传训练视频,带着大家“在家健身”,仅2月4日一天,播放量即突破1000万。
3、电商、O2O服务、家庭娱乐等“宅经济”持续发展。疫情期间,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许多人的购物的唯一选择,跑腿代买服务大受欢迎,家庭娱乐用品消费显著上涨。未来,随着5G的推广,社交电商、跨境电子商务等电商细分行业、O2O服务,以及包括VR/AR等在内的在线文旅、互动娱乐等独特场景体验,将持续爆发出新应用、新业态。
4、“零接触服务”迎来新机遇。无人机配送、快递柜等非接触式服务,在此次疫情中给了很多人安全感,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其便利性,隐私性和智能性等特点。未来,无人零售、无人屋、迷你KTV、无人餐饮等更多更细分的线下“零接触服务”料将迎来更多新机遇。
对餐饮品牌,疫后大众将更看重食品安全和餐饮健康。标准化、系统化的优质餐饮店将更受信赖,获得更大发展空间:
● 线上线下全渠道品牌更具优势。能提供高品质的在线服务或到家服务的零售、服务品牌,此次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。
● 社区店可能获得更多青睐。此次多地的分区隔离政策都是以社区为单位,多个社区超市、水果店、生鲜店采取了无接触配送、门店无接触购买等方式继续提供服务,生意火爆。